太原都市区规划正式发布 未来布局发展4大看点

来源:山西日报
2017-11-30 07:35:07
分享

太原都市区是山西“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战略的“一核”。

为加快推进太原都市区空间协调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把太原都市区建成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先导区和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的驱动核心,今年以来,太原都市区规划编制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近日,《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2035年)》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山西发布的首个重要规划,也是指导太原都市区和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涉及发展目标和战略、总体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文化保护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6503平方公里、“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太原都市区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

【发展规模】 2035年人口770万建设用地845平方公里

《规划》显示,太原都市区规划面积6503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2035年达到77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035年控制在845平方公里。都市区规划范围为太原市六城区、清徐县、阳曲县,晋中市榆次区和太谷县,定位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都市,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根据发展定位,《规划》制定了都市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将太原都市区建设成为引领山西振兴崛起的动力引擎,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魅力独特的文化都会,山青水绿天蓝气爽的生态都市。《规划》显示,到2035年,都市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产业高地,山西农谷成为全国有优势的功能农业(食品)科创基地。都市区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空间结构,全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格局更加完善,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文明达到新的高度。

【城镇空间结构】打造“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模式

根据《规划》,太原都市区城镇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

“一主”即太原主城区,包括太原高速南环线以北集中建设区域。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商务中心,商业、文化、科教中心,国际开放平台与交往中心,产业转型和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

“一副”即太榆中心城区,包括太原高速南环线与规划迎宾路之间连片建设区域以及晋中市榆次区中心城区。定位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新兴产业集聚区、国际性低碳技术及煤基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宜居城市建设主体区。

“一区”即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由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太原工业园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山西科技创新城、山西大学城8个开发区、产业园区及其南北扩展区整合而成。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山西创新转型主引擎和改革创新先导区。

“多组团”即清徐、阳曲、太谷(农谷)、徐沟、西谷、修文、泥屯等多个产城融合组团。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围绕一条贯通南北的都市区中轴、两条联动东西的都市发展轴和汾河、潇河两条生态文化景观带有机组织。

在都市区公共服务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提升完善太原、晋中两个城市综合中心,重点构建汾东现代服务中心,大力培育清徐、阳曲、太谷(农谷)、徐沟、修文、泥屯、西谷等组团中心,同步优化提升迎新、下元、北营、晋源、朝阳、高校新区、榆次老城等片区中心,形成集中体现太原都市区对外开放水平、综合服务能级、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核心空间。

【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规划》显示,在工业发展布局方面,将遵循都市区“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空间格局,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为核心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以基地、集群为主要形态,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率先开展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其中,太原主城区工业布局将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老工业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疏解非都市工业产能,着力发展创意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服务、营销管理等环节和业态。高标准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同时推进北部地区转型升级。在太榆中心城区工业布局中,山西科技创新城将建成国际性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国家煤基产业科技中心;唐槐产业园区将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重装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集聚区;晋中汇通产业园区将壮大纺织机械产业集群;晋中新能源汽车园区则形成以甲醇汽车及电动汽车为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集聚区。

此外,在科技创新集聚区布局方面,将立足于打造区域转型试验创新驱动核心,着力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太原主城区南部文教科研区、省高校新区和山西农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四个科技创新集聚区。其中,山西农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将以国际视野、国家标准,聚焦功能农业(食品)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大核心功能,以山西农业大学为核心,按照“谷城融合、学园融合、校景融合”理念,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山西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研究院、国家级功能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综合交通系统】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

《规划》显示,将按照全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太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建成内畅外联、通江达海抵边的多层次、多模式、规范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都市区范围实现交通系统管理、运行的信息化,形成合理的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和交通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公交导向型交通发展模式;建成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支路系统协调发展的城市路网结构。

根据《规划》,都市区组团间快速路将形成“两环五横八纵”的快速路系统。两环为太原中环快速路、太原外环快速路(现状高速环线改造);五横为阳兴街、迎宾路-环城南路、小牛线、文源路;八纵为滨河西路、滨河东路、太茅路、坞城路-大运路、马练营路、综合通道、卧虎山路-建设路-汇通路、环城东路。

与此同时,大力建设组团间和组团内轨道交通,与城区轨道线网无缝对接,带动新区发展,支撑空间拓展。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阳曲等园区与都市区机场、车站等枢纽之间,以及示范区与太原、晋中中心城区和清徐等组团之间,率先探索磁悬浮等绿色交通技术的应用示范,并积极向忻州、平遥等地延伸。太原市轨道交通7号线延伸至清徐,轨道交通8号线延伸至阳曲,加强太原主城区与清徐、阳曲的联系。此外,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将与晋中榆次区轨道交通1号线衔接,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与榆次区轨道交通2号线衔接,太原轨道交通7号线与榆次区轨道交通3号线衔接,加强太原主城区与晋中榆次区的联系。(记者丁园)

分享

推荐